北樯bq

白起是白月光,路辰是理想型。

关于我的理性和感性(杂谈)

理性与感性

我似乎一直不算清楚自己的定位,理性or感性?


一方面,我冷静地觉察出我理性的一面。在看到、听到、经历着各种关于人类感情方面的问题时,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去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分析种种行为,包括我自己的,仿佛在把我的脑子(或许还有心脏?)剖开来用显微镜一一观察对比研究。


比如在今天看《大约在冬季》的时候,一个全篇叙述一个情感故事的电影硬生生地被我看成了人物形象和情节架构的一个分析例子,这个镜头为何要用这种方式呈现,情节之间如何穿插和呼应,甚至这里这个滤镜的颜色都被我思考过。但要说明的是,我本身对于拍摄电影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我的思维似乎不由自主地偏向了这些方面。


再有一个例子,是关于我现在喜欢的男生。我曾一度分析自己喜欢他的原因,不同于言情小说的套路,我分析的结果是我仅仅是想在高中喜欢一个人,只是那个人碰巧就是他,没有他也可以是别人。我的内心冷静到可怕地区分着这场喜欢与爱情,两者完全不同,我仅仅只是不负责任地喜欢,没有唯一性也没有在一起的任何想法。爱情是因为一个人而存在,喜欢只是它存在了,然后随机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关于我这喜欢存在的原因我也思考过,得出的结论是想要从喜欢一个人的过程中找到一点关于少女心的感觉,也就是感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看到《美人依旧——偏爱几近毁灭》中作者安意如对武姜以及推广到女人的评论:“人说女人误国,很大程度上我是赞同的,因为女人太容易感情用事。能够不误国的,首先已将自己变成了男人,以男性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再回头来做女人的事。”


虽然未满十八,但不可否认我是个女的。我感性的一面并不完全没有,再说看《大约在冬季》,我虽然思考着很多杂乱的东西,但是对于电影情节,理性的一面无数次地吐槽,但仍无法阻止感性一面和故事的共情,这时候感性总能成功脱离理性掌控。不过,大多数时候感性均是服从理性的,理性往哪儿指,感性往哪儿打。理性说要喜欢上一个人,感性说:好。然后就认认真真喜欢了一个人。理性说要写一篇文,感性说:好。于是有了这篇杂谈。


幸运的是两者从不闹矛盾,理性主持着我的人生道路,感性铺缀成道旁的风景,很融洽地配合着,塑造了我一个爱写文的理科女(不骗你我真的是个理科女,选理化地那种)。


评论(1)

热度(6)